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2章荧惑守星(1 / 2)





  荧惑者,赤星也,荧荧似火,乃不祥之征兆。古之时代,多将荧惑视为战争和死亡的代表,所谓‘荧惑守心’,便是赤星居留于心宿之位。

  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蒙毅作为一名历史系高材生,对于这段历史可是在熟悉不过,史书中所述: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尽管此书所载,乃汉世司马迁所记,多有抹黑始皇之意,但此事却真有发生。

  书中记载的“东郡”便是蒙毅他们所在的齐鲁大地。

  而今听紫萱道来,言说“荧惑守心”,那应是不假了,既然历史已经改变,在史书所记载的三十六年,亦将发生改变。

  很有可能,荧惑守心将会提前到来。

  “傻妞,我问你,你刚才说荧惑守心是否会提前到来?”蒙毅说道。

  紫萱应声点了点头,道:“荧惑守心乃是纠正历史最后的机会,若是你能把握住,历史或许可以被纠正过来,一旦错过,未来便如同你所看到的那般,天下终将陷入无尽的黑暗。”

  “于《史记》中所载,陨石坠入东郡,可是有人想要凭借此时趁机作乱吗?”蒙毅又问道。

  “此等天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又怎会错过呢?而且那人也是来自未来,自然对此事了如指掌,很有可能他会在陨石上动手脚。”

  紫萱说至此,蒙毅恍然惊醒,不再是吊儿郎当,而是非常严肃地说:“那人不会是想要在陨石上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吧?”

  前世,蒙毅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便是有过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不会是有人穿越到古代,然后才刻下这段话,不然的话,他们又怎会得知嬴政死后天下大乱呢?

  紫萱笑着说道:“你倒是不笨,不错,他的确是想要这么干,只不过,他并非想些那七个字,而是另有图谋。”

  “什么图谋?”

  “挑起诸子百家的战争。”紫萱说道。

  秦朝世代,诸子百家,齐同绽放,可谓是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然则,秦朝末年,诸子百家混战时代,各家争雄斗艳,亦是天下大乱的前兆。

  诸子百家,其人员众多,可谓囊尽天下英雄好汉,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农家、阴阳家、道家等等,皆为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门派。

  这些门派几乎囊括了所有人,上至天听重臣,下达市井流民,无不被包括其中,一旦诸子百家混乱,亦必对天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荧惑守星,百家之乱始于儒,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紫萱说道。

  “难道他想要拿儒家开刀?”

  蒙毅如何不明白呢?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影响力绝对可算是百家之中颇有威望的门派,其孔孟二圣皆为世人标榜之楷模。

  且儒家崇尚仁义之道,素来被其余百家称颂,乃是有着百家之“君子”的雅号。

  若是连儒家都被灭的话,必然会引来其他百家人的恐慌,久而久之,恐惧日益增加,届时,‘造反’乃为必然。

  “不错,儒家皆为读得圣贤书者,若是连他们也被杀了,好事之人便可给嬴政冠上‘暴君’之名,届时天下大乱,他们就能师出有名,以正义之师讨伐暴君。”

  蒙毅冷笑道:“就如同当年的周武王伐纣吗?”

  世人皆知,武王伐纣乃为天道必然;商纣暴戾,武王取而代之,然则,真正的历史却是如何呢?

  蒙毅并不以为真,商纣暴虐,乃后世泼的脏水,而周武王亦不过是给自己造反寻得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正如刘邦取得天下,为了营造自己的光辉形象,便是给秦朝冠以“暴秦”的名声,使其天下百姓人人得而诛之,从而稳固了自己的政权。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无不是上位者惯用手段,真为历史系的蒙毅,对这些政治家的手段早已是聊熟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