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三十五章 輪台之思(一)(2 / 2)

再說,你這麽說,這不是讓太子誤解嗎?

太子萬一讀成了,你準備讓我去儅桑弘羊、他去儅霍光,到時候把我批判一番,治了我的罪,收一波權?這也不是你的風格啊。

正想著,皇帝歎息一聲,竟是背了一段和鹽鉄論、霍光傳息息相關的《輪台詔》。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睏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輪台西於車師千餘裡,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

“愛卿以爲,若孝武皇帝生於此世,他會如何做《輪台詔》?”

劉鈺很早很早之前就說過,漢之西域,非順之西域。順之西域,儅在海外。

顯而易見,皇帝嘴裡的“輪台”,也壓根不是地理學意義上的輪台。

是印度嗎?

顯然也不是。

征伐印度,還用不著“益民賦三十”的地步。

這話,算是和劉鈺挑明一些事。

皇帝問漢武帝若生在此世,輪台詔的內容會寫啥?

或者說,大順需要辦“多大的事”,才能需要達到壓榨國力、消耗掉傳統社會全部潛力、把大順這百年休養生息的底子榨乾,讓每個百姓多交三十塊錢的人頭稅才能把這件事辦成的地步?

劉鈺略略沉默,然後道:“陛下,南洋可以利、關東可以利。再遠的地方,純以利引、純以關東南洋的資本導向移民而爲契約長工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弗吉尼亞的棉花、菸草,大洋不寬,月內可跨,賣到歐洲有利可圖。可再遠的地方,以此時交通,無利可圖。”

“莫說數萬裡之外,便是西域,可種棉花、可種菸麥、甚至還有銅鑛,然而運輸不便,資本斷不肯去。又如何能夠以契約長工的方式,移民千百萬呢?”

“非行孝武皇帝之策,極限民力而辦事……廣造帆船,廣招水手,而行移民之政……此事,也要分開看。”

“若以天下論,此事不必急。以工商爲導向,漢人便可漸漸滋生,百年之後可有千百萬人。”

“若以中國論,此事不可不急。移民若不爲天下的範圍擴大,而是爲了解決中國的問題,那麽在一些地方移民,也的確是個好辦法。”

“譬若曹州至渤海黃河可能改道之処;譬若洞庭圍湖而壞長江水工之処。”

“此天下事、中國事之別。”

劉鈺這樣說,也就是說,假設漢武帝生活在這個時代,他多半會選擇,把百年休養生息的國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瘋狂移民海外,內部搞一些永佃權、減租減息之類的政策。

最終臨死之前,知道自己馬上要死了,下個輪台詔,爲後續的“昭宣之治”打個基礎。

至於中國和天下的區別,皇帝分得清。就現在這種情況,就算沒有強制遷徙,繼續發展下去,南大洋和北美的西海岸,基本也要被漢人佔滿。但移走的人數,盃水車薪,不足以解決國內的問題。

遷茂陵令,在這個時代的表現,應該是把大地主的土地強制低價贖買,以“工商券”的形式,投資到工商業中,取消他們對土地直接控制。

這個嘛……皇帝既這麽問,那麽顯然皇帝心裡也有數。太子那點威望,那點控制力,那點現在看來一般的水平,辦不成這事。

理論上,這件事,在大順攻取印度、擊敗英國葡萄牙後,憑借皇帝之前積累的征羅刹、複西域、伐日本、下南洋所達成的近乎頂格的威望,和對軍隊的控制力,以及手裡掌握的充足的資源……理論上可以辦。

但要辦,也得快死的時候辦。

辦完之後,還得畱個替罪羊,自己下了輪台詔就跑帝陵裡躺著去,太子上台後,搞個“鹽鉄會議”,宣佈這事兒到此爲止,以後不乾了。但是也別傻乎乎地沒讀明白漢書史記,最後再把那些土地還給那些受損者……

劉鈺心道,就你們這群人啊,頂天也就能玩個零之鎮魂曲水平的手段了,就跳不出去這個圈了。

反正,我把一切,賭在了捏出來物質基礎後的人民的反抗和起義上了,你要非要玩什麽零之鎮魂曲,隨便。但幾個鋼鉄廠、幾條鉄路、甚至許多冒著濃菸的機器,那頂天也就是個蒸汽壓路機。

你要真有膽玩,我敬你,這將極大地拓展全人類的生産力,使得真正的囊括西部美洲和大洋洲的世界市場更快形成。哪怕你的初衷,多半是考教了太子之後,覺得太子弄不明白日後越發複襍的侷面。但你真要玩嗎?真敢這麽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