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2 / 2)


  安徽到浙江,隔得远的很呢。

  “不不不,不是淮水,是,是别的。”

  刘元放下筷子,微胖的手指在案上敲了几下,推测出一个答案。“有可能是四月合龙的浮山堰出事了。”

  “浮山堰?”

  祝英台听到这熟悉的词,连忙点头:“是,我还听过傅歧问‘浮山堰那边到底有没有消息’。浮山堰是什么?”

  四月的时候她才穿来没多久,又在祝家庄的后院里,外面的事情不太清楚,听到浮山堰这名字一脸茫然。

  “你竟不知道浮山堰?”刘元一怔,而后又堆起笑:“也是也是,你家又不是我们家这样到处跑动养家糊口的,不知道也是寻常。”

  见祝英台满脸茫然,刘元一边和她说起浮山堰的来龙去脉,一边拿起碗、筷子和筷搁作为沙盘,让她明白了寿阳、梁国和浮山堰的位置和浮山堰的作用,显然是怕不解世事的祝英台弄不清楚。

  “天呐,拦水筑坝?”

  听到这个工程有多浩大,祝英台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是后世的三峡工程,但三峡是混凝土构成的,和淮河的沙土可不一样啊!

  “成了吗?”

  “成了,四月合龙了。”刘元左右看了下,低着声音用手遮着嘴说:“听说死了几万人才修好,一开始拦水的时候,不停有人被冲进水里失踪,死了几万,失踪的更多。”

  祝英台心头一颤。

  “那,那他们问我这些……”

  刘元摸着圆圆的下巴,想了一会儿说:“这浮山堰修出来是为了淹寿阳的,蓄了这么长时间的水,应该是成功将寿阳淹了。但看他们神色这么奇怪,莫非是有什么不好的传闻?”

  “不,不好的传闻?”

  祝英台语气僵硬。

  “啊,其实马文才和梁山伯说的没错,这事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们祝家庄反正是闭起门来自成庄园,淮河离上虞太远,就算真有什么大事也是高官朝臣的事情,我们读好我们的书就行了。”

  刘元笑眯眯地拿起筷子,又给祝英台夹了块藕盒,“吃饭,吃饭……”

  可听到刘元猜测的祝英台,心头一阵乱跳,根本食不下咽。

  “刘元,你先吃着,我回去问问情况!”

  祝英台丢下筷子,顾不得吃饭了,掉头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

  “喂,祝英台!祝英台……”

  刘元愕然地看着祝英台,后者连净面都顾不得,领着半夏离开廊下,急急慌慌往甲舍奔去。

  “看不出来,这么急性子?”

  他瞪大了眼睛。

  刘元从不浪费食物,等祝英台跑了没影,他也已经将所有饭菜吃个干净,抹了脸叹了口气。

  “是盼成,还是不成呢?哎!”

  “大郎,是出了什么事吗?”

  刘元身后伺候的两个随从小声询问。

  “出事?怕是要出大事。”

  刘元丢下帕子,伸手让一个随从附耳上来。

  “你回家一趟,告诉父亲,清点家中屯着的粮食和药材,伺机而动。”

  他狭长的眼睛里,精光闪动。

  “家中,恐怕要准备‘纳捐’了。”

  小剧场:

  “你能瞒过别人,却瞒不过我们几个。我们和虞舫也算是世交,从小结识,他哪里有这样的好心。”

  孔笙看着马文才的眼神中有着探究之意。

  “为何?”

  马文才:(内心戏)巴拉巴拉巴拉巴拉拉……

  (傲娇点头):就是这样,我才不是因为担心梁山伯会因为这个内疚不安又吐血才出声呢,也不是因为担心祝英台听到后回想到什么以后不敢再在庭院里散心才出声,更不是见不了死人才出声!我就是这么势利的一个坏士族!

  孔笙:(意味深长)马文才好像是个傲娇?

  躺在地上的梁山伯:……哦呵呵呵

  第70章 无人可依

  祝英台直奔回甲舍,还没进门,就和被背出门外的傅歧等人打了个照面。

  她在馆中也有月余了,见过傅歧揍别人,还没见过他被别人揍成这样的,整张脸肿起老高,人还昏迷不醒,不由得吃了一惊。

  “惊雷,追电,他这是怎么了?”

  祝英台靠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