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章《望萧郎》(1 / 2)

第二百五十章《望萧郎》

渐渐地,他们才知袁雪宜弹这曲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因为她在思想她母亲。

的确,当王月婵要袁雪宜心中所想的曲子时,她想了一阵,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很好,心上人也有了,朋友也有了。

虽然父母与姐姐不在身边,但母亲让她牵肠挂肚,因此,弹起这首最熟悉,也最喜欢听得,但又极少弹地《望萧郎》。

这是她母亲自创的琴曲,直到去年,她母亲才让她学这支曲子。

小时候,她母亲在家经常弹这首曲子,她父亲好像很讨厌这曲子,但每次又不敢说出来,只是远远地走开,任母亲一人孤仃仃地对着庭院中的残花或冷月,或苦雨弹奏琴曲。

有时,她们姐妹俩也跑过去听,却不敢走近,怕被斥责,因为她母亲不想让她们见到她的泪水。

其实她们那时很懂事,知道母亲有伤心事,遂不去打扰。

不过,那时她们也不敢去她父亲,因为每当那首曲子想起时,她父亲就对她们大声斥骂,样子十分难看。

这些事多年来如谜团般一直塞在心头,直到早几天才被秦深说穿。

所以,现在她弹这首曲子,一半是为了宣泄思母情怀,另一半为母亲的痴情而感动。

柔婉的琴音,使袁雪宜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痛苦的内心世界,及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她从琴音中的每个音符,每段音律都可体会道母亲内心中深深的痛苦,忧闷,凄怨和欲哭无泪的无奈,这些情感都在琴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

弹至中段时,泪花在她美眸中映着光彩,幷悄然滑落在琴弦上,被割成两滴小泪珠,滴在琴身上。

而她那绝丽的姿容挂着两行清泪,叫人看上去是那么的凄美绝艳,去而又是那么的楚楚哀怜,叫人心痛。

从优美的琴音中,袁雪宜明白了母亲为何经常沉默寡言,悒郁不欢。

原来她一直生活在痛苦的阴暗中,她根本不爱她的父亲,她只是受了她父亲的欺骗,而违心嫁给他。

同时又明白父亲为何那样惧怕母亲。

因为父亲怕失去母亲,更因为他父亲一直很爱母亲。

袁雪宜心中一阵激愤,又悲哀和怜悯。

她激愤父亲的虚伪,悲哀母亲的遭遇,也怜悯他们俩这一生都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之余,她又庆幸自己比他们幸运,因为,她已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不过,她母亲毕竟是极疼爱她们,比起父亲,她母亲应是一座美丽挺秀的山峰。

而父亲则是一个一个丑陋不堪的小土包,因为她父亲不太关心她们,仿佛她们不是他的女儿。

这一点,又让袁雪宜感到悲哀,父爱对她们姐妹俩来说是很少很少,得到几乎全是母爱。

而此时此刻,那又慈爱又美丽的母亲不知所踪,不知所况,她怎么不伤心落泪呢。

到现在,她才明白这首《望萧郎》是为谁作的,为此她不由更同情母亲了。

泪越来越多,但没人阻止她,她也不在乎。

忽然,一阵锐啸的刀锋传来。

袁雪宜抬头一看,只见亭外,秦深正挥动无名刀在施展精妙的刀法。

沈令俩人则斜倚曲栏,向外观看。

袁雪宜心中一动,又继续弹奏下去。

她知道秦深是听了琴音而起兴舞刀。

不错,秦深是听了琴音而起来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