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41章:古代人的房子,茅草屋(2 / 2)


玻璃和填泥都是起装饰作用,有的话自然是锦上添花。

但没有砖头和水泥的话,实用的房子肯定建不出来!

砖头的起源很早,大约在汉朝就有了砖头,主要是方形和长方形砖。

不仅如此,很早之前老祖宗就发明出来瓦片,也是造房子的利器。

但砖头瓦片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寻常百姓肯定买不起!

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百姓的房子都是木头和茅草做的。

至于电视剧演的唐朝豪华大城市,在古代倒是也有,但那都是拿钱砸出来的啊!

没有财力物力人力,怎么可能支撑唐朝盛世。

砖头垒的房子都是少数,茅草屋才是古代百姓住所真实的写照。

常年见不到阳光,风一吹都有可能将茅草屋上起遮雨作用的茅草吹飞。

一下雨那就别说了,整个屋子都是湿的,甚至还有可能会漏雨。

茅草屋是什么样子,大家可能还不怎么知晓。

不过相信大家肯定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过的一首诗,名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哪怕不知道诗的译文,但只看这首诗词,大家就该知道古代平民百姓居住生活的环境有多艰苦,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夏天还好说,只是天气炎热,那么还好点,多喝水就行。

如果是冬天,那可就是活受罪了!

古代的冬天最难熬,这也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会用冻死来结尾。

古代还没有空调,棉花也还没有大规模种植,寻常百姓就只能借助火堆取暖。

但他们并不知道碳的危害,百姓们点火堆的时候肯定都是紧关门窗,这样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死。

至于那些连火堆都点不起的百姓们,那就更别说了,他们可能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有很多百姓都是死在冬天,来不及再看春天一眼。

在古代的每年冬天中,都会死很多人。

所以说制作出美观实用还便宜的房子,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

而且受限于技术的局限性,砖头虽然说是分了形状,但大多数砖块的形状还是不太一样。

不一样就很难使用,想要让它们变得一样,那么就只能人工切开。

这样做不但增加了人工费,而且还延迟了砖块的制作时间。

大部分的砖块甚至因为不达标,还不能使用。

所以说砖块能卖的那么贵,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