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1 / 2)





  “妈,小声点,就在隔壁的。算了,上就上吧,也没多少钱,您那份我会出的。”董爸眼见董奶奶越说越高,越来越气愤,赶紧安抚。

  “我敢说还怕她听见啊!不行,就出一家的。咱们家住一起,凭什么出两家的钱。敢说我家小儿子是个不值事的(意思游手好闲),再怎么地也比她家的那个强,还好意思说咱家。” 董奶奶一步不让。

  董爸只得连连应承,自己去把董奶奶送回屋子里,在里面劝了一回才回来的。董末在一旁听着,终于想起来自己的这个远方的堂哥是谁来着。说起来这个堂哥的话,真的只能用渣这个词来形容了。这个堂哥大董末他们很多,其实也没比董爸他们小几岁的。现在大概30岁了,已经离婚了,上一个媳妇被他气走了。董末记得他一直娶了三个媳妇,最后一直没留着一个,最后光棍了一辈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二个老婆被他打架的时候用刀砍死了。董末记得那是自己大概二年级的事情,刚刚那女的出事以后一直赖在董末家要董爸找关系。董爸费了好大劲找到个高中同学,好了好过钱,卖了好多人情,才将罪定成了正当防卫所致失手杀人,住了十来年监狱。最后出来了,也还算不错,考了个大车的驾驶证,给别家开远程车送煤和其他什么的。一个月也赚不少钱的。

  至于真相是什么,董末不清楚,但是董末一直很鄙视这家人的。董爸帮忙了,也不见他们家人过来到句谢,后来那个叫文柱的人得了癌症,他那个从监狱里出来的儿子压根治都不愿意给自家老子治,没几天那个算得上是董爸哥哥的人就去死了。就从这一点董末就可以认定,这个人根本不是个好人,什么失手杀人的。董末记得很清楚,董爸知道他的堂兄的癌症后自己儿子不给治的时候,气的饭都吃不下去了,一直在那里念早知道当初就不帮忙了,这种儿子死在监狱里得了。有时候老天呢有些不长眼,董爸的那个堂兄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最后董末家那里拆迁,赔偿的钱和房子都归了这个不孝子。最终这个不孝子连自家老娘都不怎么管的。

  回到现实中来,董爸从董奶奶那边过来,也不知道做什么。董末就提议说让董爸看看自己写的大字,看看有没有进步。两人就进屋子写大字去了。董末有意让董爸高兴些,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练字以来所有水平都拿出来了,写的那叫个卖力。

  董爸看着自家女儿端正但是力度还是不够的书法笑的很欣慰,什么也比不得自己家孩子好学了,一切的不快都消散了。

  中午董爸在董妈回来之前就开始准备做午饭了。下午自己就有的忙了,末末说的那件事,董爸也得抽个时间和自己媳妇好好聊聊了,事儿啊,还真是多。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呦

  ☆、41

  董爸在做着午饭,董末在一旁左跑跑右跑跑的帮着忙。等董妈他们回来以后基本上饭都快好了。董爸一边帮着董末在董妈面前邀功,一边笑着摆午饭。董妈抱着董末狠狠地亲了一口,表扬说晚上给买乔家的面皮吃。董初在一旁也蹭啊蹭的卖萌。

  中午时间还是比较短的,现在正式进入秋季作息时间,午休时间大大缩水。董妈带着两个小的睡了一会午觉也没顾得上跟董爸谈话。董爸按约定去取之前定好的货架了,顺道去找找村子里的泥瓦匠。董爸上午送董奶奶回屋子时候,董奶奶说自己年纪大了,希望下面可以搭个小炕,也省的冬日里冷。

  下午董末去了幼儿园,继续着无聊的日子。不过幼儿园里无聊的也不只有她一个了,董初和张铮陪着她。张铮家里很宠他,也早早的学了不少东西,那小子每天带着一书包的漫画书到课上面去。然后极其义气的分给到董初和董末,三只就躲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面看漫画书。张老师起初还和家长反映了几次,结果在了解到这些小孩子的水平以后也就听之任之了,但是前提是不能带坏其他的小朋友。所以那三只就在班里面那个没有人去坐的角落里落户了。董末想,其实这样子的幼儿园生活还是不错的。

  晚上董末强撑着眼皮不愿意睡觉,等着董爸董妈的家庭会议,结果等了半天也没听见会议开始的意思。董爸下午忙活了一下午,早就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自然倒头就睡了。董妈倒是想和董爸说说话的,推了几次见董爸没什么反应,自己也睡去了。董末那个郁闷,自己撑着眼皮等到现在是在干什么。

  至于董爸董妈后来什么时候谈及这件事的董末就不知道了,反正董末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董妈自己去烟草局去了解相关手续去了。董爸则利用剩下的两天时间帮董奶奶收拾好了一切。董奶奶的杂货铺子其实还是以盐油酱醋为主、各种杂粮、小零食为辅,其他的只有一些平时很常用的日常用品。董奶奶的铺子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正式开业。董小姑因为高三,学习忙了起来,之前的种种计划都泡汤了。至于赚钱以后的事情也只能以后说了。

  董妈问清楚了办烟草证的要求后,准备好了材料什么的很快就报上去了。流程并不复杂,麻烦的是要到地级市那边去审批,时间有点长。所以董妈也不怎么着急,自己慢慢地收拾着那间小屋子。董妈让董爸用三合板将房子隔开了,前面留下十几平米的地方用来摆了个很小的柜台,准备摆香烟。后面空余的地方就被董妈填充着各式各样的东西。之前买的冰柜也放在了里面。之前放冰柜的地方给董奶奶当做了货仓。

  一家人各忙各的,董奶奶也在自己的杂货铺子开业以后脸上的笑容多了好多,对于董末他们的态度那叫一个质的飞跃。唔,现在老太太的铺子里面的最开始进货的钱是大儿子出的,进货的事宜也是大儿子在一手操办,老太太基本就是卖卖东西,收收钱,剩下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们坐在那个小炕上面唠嗑。老太太的生活一下子就开始丰富了起来,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老太太基本白天一整天都在烧水。董小姑中午都不大回家了,基本就在学校解决的了,大有后来大家所称的“学霸”姿态。董妈中午做好饭就给老太太送过去一份,老太太累了就自己躺在炕上睡一会,东屋基本上白天就不会回去了。甚至于后来董奶奶听到董爸他们准备在隔壁开个卖香烟的,甚至让董爸在两间屋子的墙上开个小门,说白天帮忙看着的。

  董末对于董奶奶的一系列变化还是很惊喜的,甚至觉得有些不可置信。董末偷偷问董妈为什么奶奶开始对他们好了,董妈也没说什么,只是说对孙子们好点本就是她这个奶奶应该的。董末觉得其中有猫腻,但是董妈一直不肯讲。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董末才知道为什么。董爸当时答应了,将来这两间小铺子自己就不收回了,全部给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不过等到真的好兑现这些话的时候,那时候的董家已经完全不在乎这些了。

  马上就中秋节了,今年秋天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是董妈和董奶奶一点也没落下要准备的东西。董末所在家乡的月饼都是自家做的,不仅有小的圆月饼,还有月牙形状、太阳形状、兔子形状、猴子形状以及一个很大很大的圆月饼,据说是象征着月亮,月亮是给家里面的女的吃的,太阳是给男的吃的,兔子和猴子的话是给孩子吃的。这些都是中秋当晚要用来供月的。当地的女人的是很巧,做的月饼又香又酥,月饼里的馅儿都是自家砸的核桃仁什么的。吃起来特别香,就连董末这个不怎么喜欢甜食的人都觉得流口水。

  八月十五月儿圆,董末帮着董妈端着各色水果摆在供台上,烧了一柱香,然后大家就聚在董末家里面看着那个不是很大的电视播放中秋晚会。虽然外面的月亮很圆很亮,但是也没人们人起了赏月的心,坐在凉凉的院子里说话看月亮,还不如在屋子里面一起看晚会聊天的。董末对于晚会不怎么感冒,一直盯着表看时间,她想吃那个最大的月饼,董妈说要供一个小时,八点半才能吃。董末一直很口水那个大大的月饼,里面董妈加了很多料进去,不仅仅是小月饼里面的核桃花生之类的,更加了杏脯、菠萝干什么的,至于一般人家的放的红丝和青丝都董妈觉得不健康就没放了。

  今晚难得董小姑的学校里面放了半天假,董小姑逮着个空好好整整睡了一下午。高考什么的还真是折磨人,眼睛本就不怎么好的董小姑更是换了一个更厚镜片的眼镜。董小姑和董妈抱怨说越来越丑了,跟带着个啤酒瓶子底似的。当时的眼镜镜片还没有超薄的一说,度数稍微大些就会显得很厚很厚,平白给人增添了些呆气。毕竟是自己姑姑,董末跟小姑提及了上世知道的保护眼睛的一些措施,更是把后来风行各大学校的眼保健操交给了小姑。董小姑一开始还质有用么,后来一听董末说张铮大城市那边带过来的,立马相信了。董末当时那个囧啊,难道大城市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么,真是一种盲从心里。

  今年的中秋节大家都过得很开心。董奶奶开心不仅仅是因为开了个小杂货铺子,而是近日里董二那边传回消息来说,不愿意去做买卖了,想回单位上好好上班,争取早日把欠下的钱还上,这也就意味着董二一家快回来住了。这个董末也不以为是自己重生之后带来的那只小蝴蝶煽翅膀煽的,这个还是董爸在休息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去教育的结果。董爸毕竟平日里也学了很多东西,从以前那个只能讲大道理的人已经学会迂回战术了。可以说董二这次浪子回头的最大功臣就是董爸。

  董爸很开心,因为自己的采买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虽然自己忙活了一回,也只喝道一点点肉汤,但是却得到了领导帮忙提干的允诺,也就是说不久之后董爸就可以脱离劳累繁重的一线工作,加入到坐办公室的行列之中去了。虽然上一天一休的日子将远去,但是更加规律工作日来临了,董爸工作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放个周末假了。董爸之前去进修的函授班什么的也一直都很顺利,明年夏天就可以拿到文凭的。

  至于董妈的话,是在中秋节之前见了一次二姨。商铺那边二姨基本上已经搞定了。二姨以极低的价格包下了一层上面没有售出去的商铺,就算其他已经买到的人二姨也去协商了,准备收入旗下,具体细节董妈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自己二姐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二姨包下的所有商铺里面,二姨说分给董妈5套,虽然钱上面还欠着5万,但是二姨说不用还了,将来抵了租金,说是对董妈二话不说拿出钱来支持她的答谢。董妈一直害怕二姨周转不开,欠债太多,结果二姨大手一挥说没事,两年后她肯定可以翻盘的。二姨已经辞职了,专心搞商铺的装修去了。二姨准备开一个全市最大最全的家具城,家具家私一手包办。董末知道了以后更加佩服二姨了,这个女强人的商业眼观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相信每几年二姨就可以在当地的富豪里排上名的。

  董末呢,觉得重生至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自己家的条件虽然现在还是一般,但是5套商铺在手将来还害怕日子过得不好么。小富即安,这就是董末的追求。至于董初的话仅仅因为有过节了,过节就有好吃的而开心。

  总的来说大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呦

  ☆、42

  日子过得飞快,等董妈报上去的烟草证通知回来了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家里面早早的就烧上了火,这时候董末才发现董末和董初一直睡得那个地方时个炕。请原谅这个平时不怎么注意观察的二货吧,她一直以为是床,很大的床,虽然疑惑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床,但是一直没注意到床下面不是空的。至于那个烧火地方夏天的时候被董妈扑了一张不透水的布,挡着了灰灰的烧火口,上面放着一个小柜子,董末一直以为那个下面也是个柜子。

  董妈害怕孩子太小受不得冷,所以董末家早早的就烧上了火炕。董末好久没睡过炕了,睡上去就跟睡在一个火炉上面,翻过来翻过去总觉得热的厉害。董妈无奈只得把她睡觉的地方换到了离火口最远的门那边,又害怕那边的风吹着她,也幸好她只是个五岁的孩子,还是很小的一只,所以每天睡觉的时候董妈会帮忙在她的脚边上堆上一床被子,防止夜风钻她的脚心。、

  董初的个子经过一个夏天加一个秋天长了不少,从董妈拿出来的上年的冬天的上衣就可以看出来,短了一截。董末的话虽然长了些,但是并没有董初的那么明显。当时的董末有点郁闷,难道自己这辈子是个矮个子,上世165cm的个子不上升也不要下降啊。董末不开心了好多天,与每天喜洋洋的董初完全是两个反差。董妈后面知道了以后有些哭笑不得,董妈只得告诉董末,现在拿出来的衣服是去年四姨送给董末的,因为好久不见董末不知道尺寸所以买的大了些,今年穿正好。董妈说董末长的个子比董初的还要多,这个小丫头才再次绽放笑颜。董末啊,董末,你是越来越回去了。

  11月中旬董妈拿回来了那个传说中的烟草证,这就是以后董家可以销售烟草的证明了。烟草属于国家管制的东西,所以香烟都是烟草局自己配送的,每个个体户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日子通过电话报烟,报完以后再去邮政储蓄上面把钱存入烟草局指定的账户中,整个过程有些麻烦,但是还是董家能够承受的范围以内。但是报烟一定要有个固定电话的,董爸有不得不去办了个固定电话。那时候家里面有固定电话的人家虽然不多,但是也不是很难得的事情了。董末想了想,这一世董末家的电话比上一世的早了三四年的,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经过一番周折,董妈终于拿到了第一批买到了香烟。烟草局买的烟是整条批的,还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一般零售商都是散卖的,董妈则决定散卖和整条一起卖。董爸在外面墙上的那个小黑板上(正好位于新建的屋子旁边,所以保留了下来)写上了出售各色香烟,还找姥爷弄了各色的粉笔将字写得很亮,过来过去的人都能一眼就看到。隔个一两天就会再写一次,最后董末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董爸世界上有广告颜料这种东西存在。

  董爸最后还是在两间屋子里打通了一个小门。董奶奶白天会帮董妈看着摊子,晚上就得董妈他们自己来,代价就是董妈晚上要兼顾董奶奶这边的。至于收钱的话,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好细说开,拼的就是一个自觉。董妈帮董奶奶照看的时候会帮董奶奶记好帐,什么东西卖了多少得了多少钱。而董妈这边的话对于所有的香烟都是有数的,钱的话当然也是有数的。董妈怕万一白天董奶奶顾不过来招贼,所以一般在铺子里放的零钱是很少。董爸很灵巧的在卖烟的这边的门上挂了个铃铛,一进来人即使董奶奶没有看到也可以听到的。不过一般来的人都是村子里的人或是邻近的人,很少有陌生人来买东西(陌生人不一定能注意的到,毕竟门面做的并不大),所以安全系数也是蛮高的。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董奶奶那边和董末家这边的生意都是越来越好了,董爸帮着董奶奶增加了不少货物,后来实在放不下了,就放到了董末家那边的,毕竟只需要个摆烟的玻璃柜了就可以了。最后董奶奶怕自己顾不过来就把董末家那边的那个门锁上了,大家买东西的话可以从这边的小门里到那边去的。

  董爸经过两个月的周折终于从一个一线工作者转成了一个小干部,直接跟在他们的领导下面,挂了个技术员的职称,平时的工作就是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杂七杂八的,说不好听点是个打杂的。但是董爸一点都没觉得这样子憋屈,他自是清楚,等着这位领导升上去时候自然会带着自己上去的,到时候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一个下办公室了。董爸一直都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所以每天都干劲十足的,不过也样董爸的动作也没有那么累了的。

  董末的幼儿园日子已经过的无聊到一定程度了,三只基本上把张铮的漫画书看了个遍,大家都开始看小学的书本了。可惜董末不怎么屑于看这些,董初和张铮是小男孩让他们乖乖的看这种基本无趣的书那几乎是天方夜谭,可惜了张奶奶的一片心。话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董末终于深刻的意识到,张铮这货绝对不会是自己的那种竹马,换种说法的话就是董末的一哥们。今天董末在幼儿园则笑了个够呛,原来一直喜欢板着脸的张铮那么害怕打针。

  “大家一个挨一个,慢慢过来,护士阿姨不会很用力地,轻轻扎一下就好了的。”张老师哄骗着小孩子,让大家一个个排队去打针。张铮躲在了最后面,董初和董末早早的打完了。董初是因为打多了也就不害怕了,董末的话如果她一个二十几岁灵魂的人还害怕打针的话那绝对是个大笑话。很快就快轮到张铮前面几个了,张铮像被钉在原地一样一步也不肯往前走了的。

  张老师一看就知道这是害怕打针的,不觉有些好笑,张铮永远是板着小脸装大人一般,原来还是有这么小孩子的一面。张老师走过去哄着张铮,一直说不疼不疼之类的。

  张铮看着自己面前那个护士阿姨手上的针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哭的声有些大,把董末和董初都吓了一跳,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小孩子么,竟然这么害怕打针。

  护士本想着哭都哭了,就直接打了吧,结果张铮一点也不配合,一直晃着胳膊不让护士抓住,最后张老师不得不抱着他,摁着不让动,让护士打了一针。打完针以后的张铮更哭得厉害了,一直呜呜的,吵得后面的课都没办法上了。张老师不得不去园长办公室那边打电话给张爷爷。过来接张铮的是张奶奶,张奶奶一过来看见自己的小孙子哭的那么厉害,那个心疼啊。老人家以前也是做过领导的人,自然对张老师说话不客气,直接就开口说:“以后我们家宝贝打针的时候你打电话告诉我,我们铮铮啊,打针的时候要吃的糖被抱着轻轻拍了,哄十分钟左右才能打针的。”

  “噗~”董末不厚道的笑喷了。原来张铮这么害怕打针啊,哈哈哈,真好笑,以后长大了去糗他,张奶奶本来笑自己孙子的人很是生气,正要转过头来看看是那个坏孩子的,结果一看是董末,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开了。是的,张奶奶特喜欢小闺女,小闺女软软的糯糯的,有爱撒娇,可惜张铮每个姐姐或者妹妹让她满足一下养孙女的心情,于是张奶奶特别喜欢董末。张奶奶看见是董末,自是什么都没有说的,走到董末身边摸了摸董末的小脸,甚至还从兜里掏出几块糖给董末。一旁的董初甜甜的喊了声张奶奶,也受益了不少。董末嘴巴里嚼着糖,有些疑惑的一直盯着走去出去的张奶奶。这两只很会做好人,借花献佛,将糖分给了周围的小朋友,省的大家眼馋。

  董初很是疑惑,问:“你在看什么啊?”

  “我在想张奶奶的兜是不是跟机器猫的口袋一样,看着瘪瘪的,可是总能掏出那么过东西来。”

  董末放学回家以后当笑话似的讲给董爸董妈听,可惜没有人一点没觉得好笑。反而是董妈很奇怪的看着董末问:“末末,怎么这次打针没哭啊?”

  董末有些不知道为什么董妈会这么说,董妈问完以后突然就开始一个劲的笑,半天都停不下来,董末只能疑惑的看着董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