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宁将军第55节(1 / 2)





  雁门城中自然也有类似这等的所在。大营军纪严明,但平常无战之时,每月也会休假一日。到了那日,憋了一个月的军汉难免入城,登门送钱。但他向来律己,除了伴护女君,闲暇便是处理军务,从未踏进过这种地方一步。那夜是醉酒不知,此刻怎会入内,便婉拒而去。他再回湖边闲荡了片刻,感到腹饥,想寻个地方坐下,烫一壶酒,磨到天黑,便可回了,忽然水上飘来一叶蓬舟,船里坐的不是别人,竟就是那名叫红叶的女子,盈盈而笑,邀他上船。

  那夜他醉了酒,实是想不起来如何的经过。昨夜却是大不相同。窗外风雨交加,屋内温香软玉,她极是温柔可爱,是他这半辈子都没体会过的感觉。偏这一早,走得又是匆匆忙忙,心里遗憾不舍,自然是有,但也只能这样了,一桩露水好合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会赶来相送。

  樊敬对上小女君投来的目光,一时面红耳赤。好在他满脸胡须,窘迫之色,旁人也看不大出来。他知那女子应在车中,想去,又开不了口,正讷讷着,不知该如何向小女君解释,这时姜含元看见骡车车窗开了一半,窗内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姣好面容。那女子眼眸含情脉脉,望着她身边的樊叔。

  她忽然顿悟。想起了昨日张宝禀说樊敬外出之后,束慎徽和她说的那句话。当时她没听明白,没头没脑。此刻全都明白了过来。

  她一下笑了,低声道:“樊叔你快去!勿叫人空来一趟。我在前头等你。”

  樊敬不再推诿,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姜含元往前骑了一段路,回过头,望了眼身后那座她居了数日的所在。

  江南夏木郁郁葱葱,它掩映其间,矗在半山之上。她目光掠过,远远地,又看见她的樊叔和那女子站在山麓下的湖畔。女子好似给他递了个食篮,低声和他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约是附近还有他们在的缘故,她的樊叔看着依然拘谨。但他落在那女子脸上的目光却很温柔,和她平常认识的那个威猛而严肃的军中的大胡子樊叔,大不一样。

  姜含元真的为她的樊叔感到欢喜。

  行伍生涯,固然是金戈铁马,气吞河山,男儿立志补天裂。但在那功和名的背后,更多的,却是长年的孤寂和苦寒。若逢战事,更是随时须有马革裹尸的准备。

  今日纵然分离在即,但等再回雁门,以后,若他也是夜深无眠,在连营的军角声中,回忆今日欢情,心中应该不会再有孤独。

  她的唇角微微上翘,看着,看着,忽然,面庞仿佛湿冷。这才惊觉,竟是眼中滚下了一颗泪。

  她又看见那女子往樊叔的袖中塞了一块手帕,随即低头,快步登上了骡车。樊叔目送那小骡车缓缓而去,收目,朝着这边走了回来。

  姜含元立刻偏过脸,抬臂,迅速地擦去了面上泪痕,随即挽缰,双足夹紧马腹。

  她不再回头,纵马迎风朝前,疾驰而去。

  离开边地,到长安,再到江南,满打满算,不过也就半年的时间,但在她的感觉,却竟漫长得仿佛已经过去了她的半辈子。她如今只想早日回去。樊敬见她归心似箭,自然带人全力配合。一行人一路北上,披星戴月,疾行赶路。入夜若逢驿站,便居驿站,若无,便露宿道旁野地。就这样,在这一年的七月中旬,回到了雁门。

  这天已是傍晚。她的父亲在雁门城的都护府里。她没有立刻入城见他,和樊敬说了一声,独自骑马,转道,纵马到了那座铁剑崖前。

  晚霞满天。黑色的山崖,静静地矗立在老地方,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她登上崖头,迎风立了片刻,猛地纵身跃下,沉入潭底。

  最后,她慢慢地浮出水面,用她的肺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她熟悉的空气,睁开了她沾满水的湿漉漉的眼睛。

  她曾经发誓,她是再也不会哭泣的。

  发过的誓言,她不会忘记。

  那一天,她在江南落下的泪,不是哭泣的眼泪。

  一切都已回到正途了。

  此行北上,她为赶路,惹了满身的尘。她在水中洗去尘埃,上了岸,披了先前脱下的干衣,一边拧着长发里的水,一边朝着自己的坐骑走去。

  “将军——”这时,耳中听到有人高声呼唤。

  她转过头,远远地,看见有人骑马朝着这边冲了过来。

  是杨虎。

  她停了步。

  前月,樊敬动身南下去接长宁将军,杨虎便就蠢蠢欲动,早几天前,他寻了个差事,从青木营来到此处,为的,就是迎她归营。

  将军常来此处沐浴,或从崖头跃下,杨虎见惯不怪,以为是她喜好。看见了她,下马便狂奔而去。快到近前,见她仿佛刚从水里上来,正在拧着湿发,急忙顿步,脸硬生生地扭到一旁,眼睛盯着旁处,口中急急地嚷:“将军!方才收到信报,白水部王得了狄人助力,叛乱生事,大赫王给大将军送了信。大将军叫你回去!”

  第60章

  杨虎说大将军去往大营预备升帐。姜含元径直赶去。她在雁门大营里,有自己的一处营房。她以最快的速度更衣披甲,随即来到中军大帐。入内,看见父亲姜祖望已在座,大营里的十几名四品以上的高级将官,也全都到位。

  半年未见。众人看见她,纷纷从位上起身,包括她的父亲姜祖望。姜含元起先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在姜祖望领人要向她行礼时,疾步上前,将他一把托住。

  “大将军!诸位叔伯,诸位将军!军中没有摄政王妃,只有长宁!不必虚礼。”

  姜祖望却并没听从,神色肃穆:“摄政王妃初到,理应受拜。”

  他说完,朝着自己的女儿行了一个军中拜礼。周围的将官,也跟他行礼。

  姜含元明白了。

  她不再阻拦,站着受完礼,待父亲归坐,自己上前,如往日那样行礼:“长宁今日归营,请大将军遣用!”

  姜祖望看着女儿,微微颔首,示意她入座。姜含元又向座中几位年纪长的老将军也各自问了声安。众人忙都还礼,脸上带笑,神色显得很是欣喜。姜含元这才坐下。

  人到齐,大营参军将情况介绍了一遍。

  四月,趁着大赫王去往长安的机会,白水部王欺王子萧礼先年少,联合此前联姻的亲家伏人部,两部密谋叛乱。没想到萧礼先虽然年轻,但却极有能力,预先察知,及时镇压。两部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处,反而损兵折员,仓皇逃走。

  就在上个月,这两部卷土重来。这回作乱的,却不止是两部的残余势力,还得到了北狄南王府的支持。南王府出兵,组成联军,总计约三万人马,打了回来。局面立刻发生大变。剩下的六部里,势力最弱的武强和高弓两部很快陷落,中丘、紫山两部,因恐惧北狄武力,举棋不定,不肯全力作战,就剩大赫王和鹿山两支势力在奋力抵抗。大赫王一边竭力应对,一边派人分别向长安和雁门行营两处发去求救的消息。

  魏狄之间不久之后必有一场大战。现在这个时间点,北狄在八部滋事,目的显而易见。倘若八部被占,一旦大战开打,大魏虽打通了青木原防线,但相应的,将又会从八部所在的方向被撕开口子。到时防守分散,对大魏极是不利。

  不仅是如此,此次若叫狄人计划得逞,对于大魏的军心,更是一种震慑。

  必须出兵,并且取胜。

  名为助力大赫,实则如同魏狄大战之前的一场预演之战,这一点,此刻身在中军大帐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姜祖望目光环视座下道:“今日距大赫王发信已过去十二天。大赫王的可用人马总计万余,叛军得到助力,达三倍之数。我若所料没错,大赫王为保全力量,会撤退到他经营多年易守难攻的枫叶城,但应也支撑不了多久,出兵援救,迫在眉睫。”